1)第二百八十一章 轻视女人的后果_定河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是这些话,谁敢当着眼前这位英王说?谁要是说了,基本上就触碰了眼下朝中的一种潜规则。一旦这个潜规则被打破,那么便是得罪了庞大的文官集团。四大营虽说直属殿前司,但兵部和枢密院掌权的,却都是正儿八经的文官。

  自己虽然是武官,可日常的军饷、军械补给、考核,甚至升迁可都在文官手中握着。兵部、枢密院的那些文官,想要整治武官太容易了。其二,便是与英王说了又能怎么样?按定制,这些人都是要押送京城的。英王即便是郑州处置使,也是无可奈何的。

  英王可能冒着与整个官场为敌的风险,去打破这个潜规则吗?要知道,这个规则,谁要是捅破了,也就意味着得罪了整个文官体系。那些人虽然不掌兵,可他们手中握着的笔,甚至比武人的刀还要厉害,当真是杀人不见血。

  见到于都指挥使,以及随行的几个武官,都在这件事情上缄默,黄琼也有些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他也知道,这些文官看着官职都不算高,人数也不是很多,可他们背后都站着一个庞大的团体。尤其是进士及第的官员,都以座师和同年为党。

  这些人抱成一团,虽然内部也党同伐异、勾心斗角,但在维护整个文官集团利益的时,却是出奇的一致。刑不上士大夫,在那些人脑海之中已经根深蒂固。尤其是眼下,在当年淮阳之乱后,大齐文盛武衰的局势,越来越有些明显。

  这些武官都不愿意为了这些人,去得罪庞大的文官集团。哪怕是这些人真的该死,他们也不愿意去做任何的评价。自己再问多了,恐怕也得不到什么结果。毕竟他们虽说是武官,可升迁却都掌握在文官手中。

  兵部的尚书与侍郎都是文官,权掌枢密院的知枢密使是文官。可以说,武官的前程都在文官手中掌握着。不说别的,在考核上弄点手脚。本来是甲上的考核,给你弄成乙等,就够他们这些武官喝一壶的。

  微微一声叹息之后,黄琼不愿意在这件事情上多加评论。指了指其中一部分卷宗后道:“于大人,本王看叛军在战场上,虽说有些经验不足,但进退尚还有序。既然那位兵马使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在战场上真正指挥的那个人是谁?”

  “回王爷,在战场上真正指挥的,是郑州兵马副使何绍。此人原来在桂林郡王府所属的兵备司任守备,今年年初调任的郑州府兵马副使。此人在桂林郡王府任职期间,曾经多次统军与安南人作战。无论是带兵能力,还是其他方面都远远高于那位柴兵马使。”

  “真正指挥叛军的,实际上是这位兵马副使。而那位柴兵马使,在整个叛乱期间,一直都只与其携带的十余名青楼女子玩乐。根本就是一位甩手掌柜,什么都不管的。只是那位何副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