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怎么办捏_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当德者勋爵跟卡巴列罗总理为了达成协议唇枪舌战的时候,远在柏林的斯特拉瑟也非常苦恼。

  他现在正面临着一个困难的选择题。

  这个问题倒不是席卷欧洲的经济危机,德国在进行国有化政策之后用计划经济取代了自由市场。

  此时这种政策可比胡佛的政府自由放任好多了,至少目前的情况是这样。

  因为糟糕的经济各个企业之间进行了恶性竞争,混乱的市场秩序导致各种乱象层出不穷。

  尤其是那些垄断了行业的企业,他们为了保持自己的利润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

  比如说最基础的就是销毁产品保持价格。

  那些奢侈品还好说,困难时期大不了大家都不买,但是那些生活必需品可不是想不买就不买的。

  像美国垄断了粮食和水的公司便果断选择减少产量。

  什么?你说美国还有穷人连饭都吃不上?

  对不起,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资本主义制度的丑恶便在此时显露了出来。

  但是在德国,情况就截然不同了。

  德国政府将所有生活必需品的产业都国有化,这些公司被国家以各种名义收购,理由有很多,或者是该公司大量偷税漏税,或者是该公司的股东是犹太人。

  总之,德国政府以极低的价格强行收购了这些企业并且把他们之前的所有者全部送进了集中营。

  在接管了这些企业之后,德国政府要求这些公司正常进行生产,国家负责提供生产所需要的资金。

  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则以极低的价格在市场上出售。

  没错,斯特拉瑟要求德国在短期内实现经济的内循环。

  通过自产自销的方式来维持国内最基本的需求。

  至于不够的部分,则通过与苏联的贸易进行弥补缺口。

  斯特拉斯非常清楚这种计划经济的优缺点。

  好处是短期内可以集中国家的人力物力来应对危机,坏处就是长期下来这种经济制度缺乏活力,容易僵化。

  不过现在使用计划经济显然是最合适的时候,在世界市场基本秩序已经崩溃的情况下,计划经济可比市场经济所爆发出来的生产力高多了。

  说白了,无论是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还是苏联的计划经济,都跟国家调控脱不开关系。

  应对世界范围内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就是制造一个经济内循环。

  把国内的经济跟国外的经济隔绝开来,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了再重新开放。

  事实上最适合实施计划经济的应该是苏联跟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完全有能力实现一个经济的内循环。

  德国相比而言就差了一些,他缺乏一些关键性的资源导致他无法完全跟世界市场脱钩。

  比如德国的耕地数量有限,粮食无法自给自足,需要依赖向苏联进口粮食。

  石油和稀有金属也得需要进口,而这些都是发展工业所必需的东西。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