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章 人口_龙腾美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君洛并没有把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奉为至高学术,但也并没有反对人们学习。

  只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对诸子百家学都很鼓励。

  主要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两百多年一直处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中,与世隔绝,物产也足够丰富,导致阶层壁垒已经非常淡薄。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生存这么多年,否则内乱就会把他们消耗殆尽。

  为了更好地生存,这里的人们也都更倾向于实用的技能和学,对儒家学也并没有像故土大明那样变态地魔改。

  朱君洛虽然对大明史并不十分精通,但在军校时也对大明历史略有所闻,尤其是对大明战争史比较熟悉。

  故土大明的灭亡和阶层矛盾的加剧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在这其中,清流和宦党之争实为地方势力和皇权之争。

  占据着大明帝国大量资源的两派却在互相倾轧,直到清流占据朝堂却并没有实现他们的政治诺言,反而更加剧了对底层百姓的盘剥。

  这些满嘴仁义道德,为民请命的清流反而将魔爪伸向了劳苦的大众。

  这些熟读四书五经的儒家弟子不惜歪曲他们的祖师爷孔圣饶学,来为他们自己背后的士绅集团疯狂攫取利益。

  在这种已经走偏聊儒家文化影响下,他们已经把仁义道德当成了卫生纸。

  用的时候拿来给他们擦屁股,用完了就嫌弃地扔掉。

  孔圣人如果在有灵,也不知道应该是个什么表情。

  这一切的根源和长期奉行独尊儒术的政策有着莫大的关系。

  再加上相对固定的资源总量,甚至有时会因灾人祸而减少,必然会导致阶层之间的矛盾加剧。

  儒家学术并不是不好,而是这些人把路走歪了。

  朱君洛基于这里的现状和故土大明灭亡的教训,再加上有着广袤的土地,采取了科教兴国,百花齐放,实用至上的理念。

  即使有一些儒学顽固派持反对意见,朱君洛也并不反福

  百花齐放嘛,自然也包括儒家。

  随着时间的发展,在百家争鸣中,相信儒家会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

  随后,民政司李景又将民政方面的近况做了明。

  现在谷内总人口十八万九千余人。

  除去老弱,青壮年人口有十三万六千余人,男性七万一千余人,女性六万五千余人。

  从事农业生产的占绝大多数。有十万余人从事农业生产。

  从事工业生产的约二万余人。

  军队五千余人。

  大学学生五千余人。

  还有三千余人从事公职,分别在各司任职。

  从劳动人口结构来看,还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但现在农业生产呈现两种不同的状况。

  在谷内,依旧是农经济为主,只有少部分从龙城回来的居民采用了农业协会联合耕作。

  所以,在谷内,农业生产效率相对比较低,目前还是人均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