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2章 亲与理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的来说,大唐依旧是一个以血脉为纽带,以血亲为核心的宗族社会。

  就拿李让麾下的四百封户来说,除了太平村这一百多户人家之外。

  剩下的三个村子,胡家村,赵家村,李家村,从村子名字的前缀就能看得出来,这些村子都是以一姓宗族组成的村子。

  而这几个村子中的宿老,在村里的威望比之太平村几位宿老在太平村的威望只高不低。

  至少太平村有什么事情都是大家商量着来。

  实在商量不出结果,二叔公才会出来一锤定音的做出决定。

  而另外几个村子,村中宿老在村子里几乎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因为村子里都是他们血脉上的后辈。

  在没有成为李让的封户之前,他们以族规行事,即便是官府想要传达什么政令,也需要通过这些族老。

  从家族构成来说,这些宗族血脉构成的村子和世家门阀其实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现在不同了,他们成为了李让的封户,还是实封那种。

  李让有了对他们生杀予夺的权力,即便是官府也管不了。

  而主家和朝廷可不一样。

  朝廷不会对他们这些百姓怎么样,只要他们不违背大唐的法律,按时交税,便可以活得自由自在。

  但主家的性格却是能直接影响到他们未来的生活。

  要是主家是个宽厚的,他们就有好日子过。

  要是主家是个喜怒无常的,那他们这些封户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所以他们才会迫切的找上门来。

  二叔公在李让的宅子外面的小木楼里接见了一众宿老,针对一众宿老的问题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当然,主要是围绕着李让的性格方面。

  至于将来的赋税,或者说租子要怎么收,这是李让才能做决定的事情,二叔公也不敢越俎代庖。

  毕竟如今李让的身份不一样了。

  不再是那个他不高兴了就能随意打上一拐杖的小孙儿,而是大唐有数的尊贵侯爷。

  有了二叔公这位得到过太上皇宴请的人瑞做背书,一众宿老们心里也有数了。

  留在村子里吃了一顿便饭,在下午时分才坐着牛车欣然离去。

  当然,对于回到村中引起的这一切连锁反应,李让这个当事人是不知道的。

  两天两夜没睡,他实在太累了。

  好不容易回到家里面,心中骤然被巨大的安全感包围,一下子就陷入了深度睡眠。

  同时,村民们也得了二叔公的严令,除了饭点的时候,不允许有人去打扰李让。

  尤其是村子里这些上蹿下跳的熊孩子,今日全都不许出门。

  村民们也很自觉,只留下了王叔家大丫守着李让。

  他们虽然不知道这段时间李让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事情。

  但就凭前些日子无数人堵在村口咒骂李让的行为,便猜得出来他消失的这些日子肯定不好过。

  现在他回家了,让他好好睡个安稳觉才是正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