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3章 祥瑞再现_初唐小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廷与民间因为祥瑞降世一片议论之时,李让也带着老婆团和纨绔们进入潼关,正式踏足八百里秦川之地。

  望着眼前一望无际的秦川大地,李让忍不住满脸陶醉地深吸了一口气。

  江南的稻花香固然令人迷醉,但黄土的味道更能让他的心安。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李让小声地吟诵出苏仙这首定风波。

  他并不关心岭南或是江南,他只在乎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只是李让不关注,不代表其他人不关注。

  顾氏三兄弟听完李让的诵念之后,便不由得眉头紧皱,互相之间小声的嘀咕起来。

  在他们的印象中,李让似乎从未到过岭南。

  当然,疑惑归疑惑,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李让这首诗余确实有水平。

  大唐的主流是诗,更准确的来说是乐府诗,讲究的是叙事完整,情感朴素,对于辞藻的要求反而没有那么高。

  而李让出道至今,除了少数几首韵律工整的诗之外,所作大多为辞藻华丽的诗余。

  这种极为小众的文体表现形式,确实在李让口中作出了不一样的味道。

  除了顾氏三兄弟之外,其他人的表现倒是很正常。

  包括金城在内的所有侯府之人,早都已经知道了李让是个什么货色。

  他总能在无意间随机的吟诵出一些千古绝句。

  侯府的人现在已经达成了共识,在李让吟诗诵词的时候,一律不搭腔,免得李让揪着问他的诗词好在哪里。

  主要是他不仅要问诗词好在哪里,还要别人列出一二三来解释为什么这首诗词好,简直令人无语至极。

  所以,侯府的人都已经学聪明了。

  不出预料的,李让吟诵完苏仙的定风波之后,便回头,将期待的眼神看向了身边的亲卫头子王二。

  王二涨红了脸,期期艾艾道:“那什么,侯爷,属下先带人去探探路......”

  李让有些失望,但仍是将希望的目光投向了侯府之中文化水平最高的金城。

  迎上李让的目光,金城无语望天,叹口气道:“妾身忽然想起来,江南商队前些日子送来的账本还没对出来。”

  李让咂摸了一下嘴,有心想要问问顾氏三兄弟,但他们毕竟是外人,有点不太好意思。

  纨绔们倒是搜肠刮肚的准备好了夸奖的话,就等着李让发问了。

  不过,李让的目光只是在他们脸上一扫而过,完全没有要停留的意思。

  无他,纨绔们的夸奖,他用屁股想也能想到肯定很浮夸,点都不客观。

  他李让好歹也是个猴儿,要脸!

  李让不问,纨绔们微微有些失落,他们准备了许久的马屁,竟然没有派上用场,那他们不是白准备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