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89章 版本不同_寒门宰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笔架,浑似冰山,一看便是价值连城之物。

  除此之外还有多少器物,令章越目不暇接。

  这令章越想到那句话为官三代方知穿衣吃饭,比起韩绛自己的生活实是太粗糙了。

  韩绛拿起一个青瓷,递给章越道:“度之见此瓷如何?”

  章越笑道:“似唐瓷。”

  韩绛点点头道:“不错,乃我在大名府时一老农赠我,他说本相乃贤臣良相,故而以传家珍宝献之,不过我寻方家看过乃是赝品。”

  “老农不信,在我府门前大哭,说乃其祖家传,找了人验看过,绝不至于有假。”

  “我心底存疑,又命他人看过皆言乃仿品,但我看老农说得真切,绝不似作伪,最后还是将物买下藏之室中。”

  章越道:“相公此言颇为深意啊!”

  韩绛感慨道:“百口莫辩,真伪难知,我身为宰相,又何尝不似老农,被他人蒙在鼓里。”

  章越不敢接话,官场上一级骗一级都是常事,就是睁着眼说瞎话。

  韩绛对章越道:“子瞻的书信你可看到了?”

  章越道:“看到了。”

  苏轼已从杭州通判迁至密州知州,本官也迁至太常博士,苏轼到密州后面临第一个问题就是蝗灾,然后朝廷又下达手实法的诏令。

  苏轼便上疏韩绛,章越二人抨击要废除手实法(注1)。

  韩绛道:“密州蝗灾严重至极,但当地官吏却谎报称蝗虫所来,并不为害,甚至是为民除草,故灾害不重,从上到下都是欺瞒。若非子瞻所言,我至今尚蒙在鼓里,还道蝗虫到了京东便不食庄稼了。”

  章越闻言差一点笑出了声,但见韩绛动了真怒,只好憋在肚子里。

  苏轼也是敢言,除了蝗虫灾害,还毫不客气地批评好兄弟章惇。章惇刚提议在河北,京东实行榷盐法。

  章惇判军器监从民间征收牛皮,也是采用了与首实法一并的告赏之策,苏轼也认为这是败坏风气之举。

  但苏轼批评最重的还是手实法之弊。

  章越道:“其实手实法是为免役法之后续,吕参政的本意是落实免役法,严按户等来派役,杜绝那些一二等户冒充四五等户逃脱劳役和税赋之法。”

  “不过此法一望便不可行?”

  “如何不可行?”

  章越道:“不说告密之策有无不妥,最要紧是扰民过甚,官吏下乡查证查实,期间统造簿策再报到上县上,县里再报到司农寺,司农寺再详定细节,再下派役……”

  “而且这查实有无赏告,其权不也是操之在官吏之手。”

  章越心想按照吕惠卿这种搞法,一个是统计数据太过浩瀚。

  还有一个就是官吏手中的权利太大,在一个没有好监督之地下,基层官吏的素质如何保障?

  所以一千年来才有皇权不下乡这句话。

  这手实法注定因反对声太大而无疾而终。

  韩绛问道:“那当如何修补?依苏子瞻所言五等古法可行否?”

  章越道:“苏子瞻的五等古法确是甚好,但在下以为根本还是在免役法,当恢复相公旧愿。”

  韩绛道:“你是说如你我所定之免役法?”

  章越道:“不错,将免役法改回去。”

  从韩绛,章越提出免役法后,到王安石,吕惠卿所执行的免役法是两个版本。

  两边分歧在于要不要收下户免役钱和免役宽剩钱。

  如今韩绛为相,章越建议将免役法改回他们的版本。

  Ps1:《上韩丞相论灾害手实书》或《上章端明论灾害手实书》。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