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章 伟大的时代必有伟大的人_我要做秦二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秦王政与李斯登上船只,蒙恬一步跨上船只,对着船工下令,道。

  “撤去船桥,起航西上。”

  “诺。”

  ……

  一声令下,船只开拔,在水中犹如游鱼一样,船周风灯明亮,身处水中竟犹如白昼一样。

  波光粼粼的湖中,秦王政的这一条船只,就像是茫茫浓雾之中唯一的灯塔,显示着唯一的出路。

  这茫茫浓雾如错综复杂的大秦政局,而秦王政就是唯一的灯塔,唯一的出路。

  ……

  船舱之中颇为宽阔,里面的装饰更显豪华,厚毡铺地,三张长案不分尊卑席次按品字形摆开。

  “先生,这边——!”

  秦王政一直将李斯扶入临窗长案坐定,这才在侧案前入座。

  看到这一幕,李斯心下感动,这临窗的位置是船舱之中最好的。但嬴政贵为秦王,却将位置让给了他。

  一念至此,李斯心下热血涌动。

  ……

  “王上,茶好了……”

  ……

  就在此刻,赵高捧来了茶盅摆放整齐,又斟好热气腾腾的苦茶,然后对着秦王政与李斯一躬身,悄声离开了。

  一时间,整个船舱之中只剩下了秦王政与李斯,至此,大秦帝国最大的两个驾驶员彻底到位了。

  撇了一眼李斯,秦王政指着赵高的背影微微一笑,道:“这是自小跟从我的一个内侍,先生放心,这里没有外人。”

  闻言,李斯神情骤然间一变,整个人不再拘谨,对着秦王政一拱手,道:“斯忝为上宾,愿闻王教。”

  秦王政看着李斯,神色平静如水,他对于李斯的名声自是听过,他需要一个得力大才,而李斯便是最佳的选择。

  只是李斯是吕不韦的门客,又是《吕氏春秋》的总纂,这让秦王政心里始终有些顾忌。

  《吕氏春秋》波澜壮阔,一石激起千层浪,已经有裹挟民心之嫌疑,这让秦王有些坐立不安。

  沉默了许久,秦王政手指轻叩案头,对着李斯笑了笑,道:“本王闻:先生不仅是荀子高足,又为文信侯总纂《吕氏春秋》。”

  “本王学浅,不知先生对于《吕氏春秋有何评判,对于师门学问如何阐发……”

  这一刻,秦王政就是逼李斯作出选择,也只有如此,才能一步一步打消吕不韦的优势,最后一击必杀。

  闻言,李斯脸色骤然间变得苍白,他心里清楚,这是一个选择,一个对于他而言,极为艰难的选择。

  如今秦王对于《吕氏春秋》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却想要自己直舒胸臆,秦王政如此作为,根本就是既给了一种选择,也给了一种冒险。

  也就是说,如今秦王要求评判,若是两个人的立足点相同,自然是会得到秦王政的重用。

  但是两个人的立足点截然不同,这意味着他的仕途就此结束,可以说是还未开始,就已经结束了。

  更实在地说,选择对了,未必壮志得遂;选择错了,却一定是一败涂地。

  一念至此,李斯心中念头电闪,思考问题更加谨慎了:“李斯入秦,得文信侯知遇之恩,筹编《吕氏春秋》是恩。”

  “至于《吕氏春秋》结合六百载为政得失,以王道为总纲统筹诸家治国之术,以义兵、宽政为两大轴心,其宗旨在于缓和自商君以来的峻急秦法,使国法平和,民众富庶。”

  “若是治国,《吕氏春秋》对于大秦有利无害……”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