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九章 碰撞_重写科技格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接下来就是一些正在攻坚这个方向的企业,根据企业的研发投入,研发水平,研发成果进行评判,达到一定标准就可以进入这个合作项目。

  然后是一些应用企业的加入,包括物流企业,商超企业,有些应用企业自己也搞研发,有些就是纯粹的作为实验对象提供数据,但这个项目的研发成果他们也就享有了优先使用权。

  跟传统企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不同的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对等的,传统的企业合作研发,往往都是两家实力差不多的公司为了能更进一步的发展商量着一起合作,但现在一个项目内企业的实力差距有可能会很大。

  同时这种项目的规模明显要大的多,以往企业的合作都是围绕某个技术或者某个领域展开的,现在这种模式下就直接围绕某个项目来看,这个项目内会涉及的行业和产业有可能会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所以想要成功建立项目其实是很难的,每一个建立起来的项目都是一个全球性的大规模合作,这对管理提出了很大的考验。

  这就是理事会存在的价值,同时,对于共享机制和成果分配机制也是一个难题,比如像大风集团这种提供核心技术的企业,我可以提供技术,但核心技术的专利必须依然在大风集团手里,大家以后要用还是得给大风集团付钱。

  而成果分配必须以贡献度为主要考核标准,不过很多人其实已经意识到了,如果以这种模式发展,未来共有专利交叉专利会非常非常多,这条路如果能走的通,十年二十年后专利壁垒会是什么样的呢?

  所以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下去,能走成什么样,需要时间来给出答案。

  不过虽然短时间内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如何,但眼前发生的事实是看得见的。

  除夕白天,邵一波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孟谦的办公室。

  “你怎么回事,一副被榨干的样子?”孟谦笑着调侃并示意其坐沙发上去。

  邵一波长叹一声,“我这一周几乎都没怎么睡觉,孟总,我也是真没想到你这科技全球新规则一出来,大风投资成了最忙的。”

  孟谦拿着保温杯坐到邵一波对面,“怎么回事?”

  “最近几天大家不都陆续意识到建立项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么,然后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企业啊就想着在建立合作项目前能不能先跟我们公司建立一些双方面的合作。

  你看,光是这一周,我们收到了来自全球的500多家A级公司的商业计划书,平时国内企业都没这么疯狂啊,这段时间大家跟商场抢购似的往我们这挤,都想找我们去投资,又正好赶上过年,现在公司这点人手根本忙不过来。”

  这样的市场反应并不在孟谦的预料之中,“这是看到我们去年营业额突破一万亿,来把我们当提款机了?”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