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五章:重大机密_唐朝贵公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色。以至当时中原,人人自危,各州之间,唯恐有突厥侵扰!可突厥劫掠一地,绝不停留,如风一般的来,又如风一般的去。所过的地方,没有攻不下的。当时人们只晓得突厥人骁勇,可细细思来,却又不对,突厥人骁勇倒是罢了,可这么高的城墙,怎么可能几日便能攻克呢?他们似乎对于城防的薄弱之处了如指掌唉,有一些城池,仿佛都是商量好了的,突厥人还未至,便已有内应偷开瓮城的城门,表面上看,是接二连三的错误,可现在回想,是否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有了周密的计划,在这些胡人的背后,有人早已做好了接应?”

  三叔公其实打心底里并不愿意提起这些往事,因为过去经历的这些事,有太多的可怖之处,也有太多令人触动的地方,每一次想及,都是不寒而栗!

  现在念起旧事,他不禁感叹道:“当初的时候,陛下才刚刚登基,朝廷内部本就犬牙交错,人心浮动,所以也顾忌不上边镇的事。可如今想来,真是惨不忍睹啊,老夫那时,曾有友人修书来,说是曝尸于野者,无所胜数,被掳掠奸YIN的女子,数之不尽。这真真是作孽啊……

  事实上,古人对于死亡的承受能力是比较高的,这其实也可以理解的,在后世,一桩惨案,便少不得要震动天下了。可在这个时代,因为疾病和战争的缘故,所以人们见惯了生老病死,或多或少会有一些麻木了。尤其是三叔公这样活了大半辈子的人,历经了数朝,对此算是早已司空见惯了。

  可若是连他都一副后怕和惊悚的事,定是真正惨到了极致。

  而三叔公话里提出的所有疑问,都指向了一个问题,即这大唐内部,有奸细。

  而这种奸细,并非是单打独斗的,因为这个奸细,显然手段和能力,都比绝大多数人,要强得多。甚至可能他与关外各部的胡人,已经形成了某种共生的关系,胡人拿下劫掠,所得到的财富,他们能分一杯羹。而他们则给胡人们提供了情报、武器,与之交易,获得宝货,从而谋取最大的利益。

  走私这等事,最不喜欢的就是互市或者是交易正常化了。

  因为对于有些人而言,一旦互市,就会出现许多的商贾进行竞争,可只有朝廷禁绝和草原进行某些交流,他们才能凭借自己的特权,将胡人们稀缺的东西,高价贩卖至草原中去。

  换一个角度而言,又因为他们不喜欢汉人的势力进入草原,与他们产生竞争,所以往往,他们又愿意支持胡人洗劫中原!

  一方面,可以从中分得好处,另一方面,只有中原对于这些胡人更加咬牙切齿,方才会禁绝贸易,如此一来,这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那些胡人,大多目光短浅,很难制定长远的战略,可若是背后有个聪明的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