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四十一章祭河神_明末草头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纸币如果面额太大,作用就和银票没区别了。

  只能用在大笔的交易中,而无法大规模的流通。

  如是如此,他直接发行银票就是了,还搞什么纸币。

  只有流通起来的货币,才能叫做货币,如果不能流通,即使是金银也只是好看些的石头。

  随着勋贵大臣们带头,南京城内的一些大小商贾富户,也尝试着兑换了一些纸币。

  这些商贾富户兑换的纸币不多,他们之所以兑换,也只是为了试试水,顺带表明自己对朝廷政策的支持而已。

  相交起轻飘飘的纸币来,这些商贾还是更加信任握在手中的金银!

  这个过程是从上往下的,朝廷大员,勋贵大臣们换了,商贾富户们换了,下面的百姓自然也会处于好奇换上一些。

  大面额的一元舍不得,怕大汉的纸币又是大明宝钞一样的坑爹货色。

  但一文,五文面额的纸币,则是换上一些用着也无妨。

  一是数目不大,就算是大汉的纸币和大明宝钞一样扑街了也无所谓,大不了就是两个馒头钱,不至于太心疼。

  二则是大汉朝廷自立国以来,各种惠民政策颁布,恢复民生,提振工商,抚恤鳏寡孤独,在百姓中的信誉还是不错的。

  如此一来,纸币也就在南京城内被推广开了。

  街头巷尾的店铺,客人来往结账时,也是铜钱和纸币并用。

  有人怀着坎坷的心情,拿着纸币去大汉皇家银行的门店去兑换铜钱银子。

  结果是十分迅速的,大汉皇家银行给他全额兑换了出来。

  一连几日,此人都去兑换,结果次次都没有问题。

  有人效仿他的行为,也是不断的将手头的纸币换成铜钱,都是见纸币便兑现,从无半点拖延。

  并且,相较起铜钱来,纸币也确实更加方便。

  再加上几次下来,他们也都确信了大汉的纸币是有信誉的。

  所以,便有人嫌麻烦,不每次那到纸币,便要去换成铜钱了。

  而是干脆攒上一笔,一个月集中去兑换上一次。

  渐渐的,也就不着急兑换了,因为他们确定大汉的纸币的价值是有保证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南京城内越来越多的百姓开始对纸币习以为常。

  就这样,大汉的纸币发行,算是走出了第一步。

  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

  昭武七年六月底,阳光炽热晒人。

  秦愈再次亲自带队,带着人一路向北,再一次到黄河两岸进行实地考察。

  并且,此次北上考察的,可不光是秦愈一行人,前后出发的有好几只队伍。

  三万万银元的大工程,实在容不得不谨慎!

  不管施工途中会不会出些什么意外,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必须要做好,做到位。

  刘易舍得因为治河而花钱,但谁要是敢叫他花冤枉钱,刘易也是会杀人的。

  ……

  黄河边上,一个名叫胡家岩的小村庄。

  村长里一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