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九百五十六章 真实的大唐_山沟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移民到边疆或者海外领地了,说白了只是为了吃饱饭活下去而已。

  但是,这些情况自然是不会被大张旗鼓的记录。

  毕竟人类天性就喜欢各种美好的事务,往往对阴暗丑陋的东西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而现在,伊丽莎白所看到的大唐本土景象,才是真实的大唐本土!

  在吴淞江海军基地,她能够看到不远处的庞大造船厂,坐上火车后,她看见了沿途的众多工厂,尤其是一座庞大无比的钢铁厂更是让她咋舌不已。

  那仅仅一个钢铁厂所占据的面积,在她看来就比整个马德里城要大!

  众多工厂,宏伟的建筑,这是给她的第一印象。

  繁华而热闹的苏州城,又是给了她新的体验。

  但是在城市之外,她也看见了广阔的乡村地区。

  乡村地区里倒是显得正常的多,并没有说一个个都生活在天堂里一样,反而依旧是要辛勤在地里劳动,村民们的房屋建筑有好也有坏。

  怎么说呢,大唐和外人想象出来的天堂还是有些差别的。

  它有美好而伟大的一面,同样也有阴暗丑陋的一面。

  但是即便如此,也是让伊丽莎白为此深深地羡慕。

  虽然她能够看见城市里有诸多普通工人,农村里也有诸多穿着普通的农民,但是不管怎么说,都称得上是安居乐业四个字。

  从人们的眼神里,你都能够看出来希望。

  而不是马德里的那些贫民们的绝望。

  局势稳定,工商业发展顺利,水利设施良好,统一农业税等诸多条件结合到一起,造就了目前的大唐本土。

  而这些,都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

  随着专列一路哐当哐当的驶向金陵城,伊丽莎白也是慢慢习惯了所看到的景象。

  为了保障专列的安全,宫务厅的专列并没有赶时间,行驶速度不算快,也没有晚上赶路,所以在第二天才抵达金陵城。

  如果是换成特快专列的话,从上海到金陵城,一天都不用。

  大唐发展火车多年,先后制定了诸多严格的列车调度规章制度,并且在有线电报等诸多通讯手段出现后,大唐火车的调度已经是相当顺畅了。

  如今运行在江南大铁路上的铁路速度,乃是全线双线的钢轨铁路,沿途的站点以及隧道、桥梁等都是有着完善的调度措施。

  这也是使得了江南大铁路的客运特快列出,其平均时速已经能够达到六十五公里每小时,哪怕这个数据是专门指白天运行的特快专列数据,但这依旧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哪怕是晚间行驶的列出,速度也都不慢。

  不过这些都是普通列车而已,而这么多年来其实大唐的火车运营也是发生过多次事故。

  宣平二十四年的时候,中原铁路就发生了极为严重的事故,一列晚间行驶的客运列车因为故障而瘫痪,而铁路公司的工作人员又没有及时将故障上报并调整后续列车,以至于一辆不知前方发生故障的客运列车一头撞了上去,来了一个超级大追尾,幸运的是晚间形势的速度都比较慢,数百名旅客只死伤了二十多人。

  有意思的是,事后进行事故调查,因为此事故被判处死刑的人数,超过了事故死伤者。

  这一次事故,上到相关官员,下到调度员,最后有三十余人被判处死刑,三百多人被判刑流放!

  多次的教训以及严厉的整顿,才是促使了大唐帝国铁路运输的规章制度完善。

  这才有了如今的平均每小时六十五公里的特快专列。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