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明清一时皆来到_因我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披鹤氅大衣的谢拉站在船头,明明是个没怎么见过水的,居然也不见分毫的晕船,在黄海的风浪中依旧是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

  接受了朱由桦的诏命之后,谢拉自然也不是真的游戏人间,一概不问。一方面和崔孝一多次会面,了解朝鲜李朝的内情,尽量做到知己知彼。另一方面也借阅了南京各部衙门,原储之旧档,寻找和朝鲜有关的消息。

  这一类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万历援朝作战时,从南方抽调南兵浙兵上面,记载的朝鲜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好赖记载了一下朝鲜的水师,这算是有点用处,谢拉也都一一抄录,铭记于心。这趟出使,身负重责,不能不多准备些。

  临行前,朱由桦又召见了谢拉和崔孝一,这个崔孝一是标准的“精神大明人”,一口一个君父,简直比明朝自己的士大夫还要热情。朱由桦有问必答,能说的不能说的,基本都给朱由桦透了一个底。

  至于谢拉,朱由桦只是勉励他,也不必要过分的刺激李王,多联络朝鲜国内拥护明朝的两班士大夫,团结这一部分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好是让他们自愿的协助明军恢复东江镇,甚至是夺取辽东半岛。

  都是计划,先不急着办成,试探李王的心意即可。谢拉自无不可,没有怎么多废话,只说全力而为。

  既然朱三这么信任自己,谢拉也不好敷衍了事。站在船头一个人暗暗思忖,现在的李王要是李倧(仁祖大王)在位。这位老兄已经被满清完全打掉了心气,据说天天只是在宫中庆幸今日无事,得过且过。

  对于这种人,想要他振作起来,再次反抗满清几乎没有可能。所以团结朝臣两班士大夫才更加重要,可以用士论来让李倧接受暗中助明。

  若是换上了李淏(孝宗大王),那么事情就好办了。这位老兄在满清八年,受尽屈辱,对满清怀有切齿之恨。都不需要煽动,他自己就要反清的。

  反正就是到了汉阳再看,两国失去联络十几年,对于朝鲜的情势也不能偏听朱由桦或者崔孝一的,还需要谢拉自己做判断。

  “谢真人这是在看什么?”扶着自己的大帽,崔孝一跑了过来,看站在船头的谢拉好像很享受的样子,这样大的风,居然还乐呵。

  “听说高丽婢温婉动人,歌舞绝伦?”谢拉转身一笑。

  明明脑子里在想军国大事,可是在嘴上,这小子就是个不正经的家伙,一句话就把崔孝一给问住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无事无事……”

  …………………………

  那边海风送着谢拉将到朝鲜,这边硕塞的四万大军,已经经过了凤凰城,距离鸭绿江不远。稍微补充了一些马料,又在关外留守的盛京等处换了一些战马,硕塞已经完全准备好了。

  左右的八旗也是摩拳擦掌,他们中许多人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