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八章苦命贾容_红楼之贾府旁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实贾凝当然没有这么天赋异禀,即便他记忆力很好。

  贾凝微微皱眉,思索片刻,还是觉得:“应是策论题作的好才会如此,能考中第九的名次,顿属运气问题,定不能沾沾自喜”。

  就在贾凝沉吟之时,堂下的众学子神色中流露出欣喜、震惊,又或失落之色。甚至于大惊失色…

  在众人神色各异时,刘讲师也是欣喜万分的扫视着张书卿众人,还有他最得意的学生,贾凝。

  说起张书卿,其实他早己考中了县、府二试,已是童生了,这当然和他已经16岁的年龄有关,但这成绩比起同龄的读书人,也属实不错了,要知道大周朝花甲之年的童生可不在少数。

  此时的刘讲师又勉励了众学子几句话,随后大有深意的看向贾凝,红润的脸色中透露着欣慰之情,又蕴含着许些惊讶之色。

  随后也不再多说,因还未上堂,便自顾自走了出去,由堂中的学子自己安排读书的时间。

  张书卿坐次在前排书案,身旁之人竟无一人上前恭维、奉承,只是祝贺几句便作罢了。

  众人虽都没想到张书卿能考到这么好的名次,但也很快就接受了,毕竟他平日读书之勤奋不是常人能比的,这是每日苦读书的成苦,其中的努力比其他人更多。

  其实有些学子也不比张书卿、贾凝等人差,他们苦读寒窗多年,只是败在了策论一题上,毕竟他们距离科举的考察策论的殿试还远着呢,自然没有将读书的重心放在策论题上。

  张书卿,字文和,旁人都称乎他为张文和,熟人则已文和相称,他也是字如其人,其人颇为文质彬彬、温文尔雅,言语之间令人感受的到礼貌、尊重之色。

  对于张书卿的了解,贾凝只是知道他平日常回解讲师提出的问题,如经义、注解等,颇受几位讲师看重,所以调于前排,以便回答几位讲师的问题,每逢提问皆有此人。

  贾凝便属于默不作声,只有被道点到名才会回答之人,这并不是说他腼腆,只是他不想,觉得麻烦、无用罢了。

  此时贾凝的两个临桌之一的林则贤面容虽不动声色,但心中却涌出一阵阵惊涛骇浪,顿时对平平无奇的贾凝惊讶不已。

  他想不明白为何普普通通的贾凝能考到这个名次,几乎甩他两条街了,要知贾凝上堂之时表现并不是那么好啊。但他殊不知贾凝不比他少学一行字。

  贾凝读书的方法独特,读书比常人读的快很多,而且他常以温习为主,每日总抽时间反省自身,总结学习的知识,从一点点学问积累于大学问。

  林则贤想到这里,神情流露出复杂之色,不过最后还是没有去转头看向贾凝,而是把心中的疑惑与不解压了下了。

  而此时的刘屿舟早已看向贾凝,满脸笑意,小声说道:“恭喜,恭喜,没想到贤弟考的名次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