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2章 曲折的第一代航空人才_爱国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海军则选派军官,无偿培训渔民舰船知识,航行技术。

  在这种政策影响下,海军中一些人员就有点心里晃动了,在战舰上每个月也就是10多20个大洋,但是如果到渔业公司去,一个月能拿过40几个大洋。

  趁着这个机会,杨兴逐步将海军老血液抽出来,换成新型血液。

  在海军中,建立起退役制度,对达到退役年龄的,坚决退役。

  在这种政策推动下,特别是那些先期成立的渔业合作社的影响下,经过10年努力,渔民逐渐告别过去以木船为家的生活方式,大家纷纷购买渔船,出海捕鱼。

  此外,杨兴与顾问团团长马克斯.鲍尔谈判确认,在广州成立一个中德海军联合办公室,秘密研发与生产德国U型潜艇。

  在重庆,秘密成立一个战车生产办公室,秘密试制坦克。

  作为交换条件,中国火车机车、车厢、矿山开采设备,进口额的50%以上购买德国产品。

  要知道如今西方各国对中国进行战舰禁运,中国已经无法向国外购买先进战舰,听说中国将秘密制造潜艇,再加上一战中德国潜艇所表现出的战斗力,温树德等人内心也颇为释怀。

  而德国也因为一战战败,而不允许再生产潜艇。

  在处理完造船事宜后,广州出现一件大事,那就是中国人在广州独立自主,研发成功一架飞机。

  在刚刚占领广州后,居然发现有一支飞行大队,所部竟然有12架飞机,大惊,连忙惊问其故,为何在我军进攻时,陈炯明飞机没有起飞,这支航空大队是怎么来的。

  如此,竟然扯出了杨仙逸,及其故事。

  杨仙逸,1891年生,出生于华侨家庭,字学华,号铁庵,广东省香山县(今香山市)人。其父杨著昆,是旅夏威夷的著名侨商,有清末“中国两大糖王之一”的称号,1909年杨仙逸开始在美国就读大学期间,秉持“航空救国”主张,专门选择航空专业学习。

  1918年他在夏威夷创办“图强飞机公司”。同年受到孙文相召,任“援闽粤军飞机队”总指挥,率飞机队轰炸叛军莫荣新部,为打败莫荣新部立卓越功劳。之后他去日本、美国等地向华侨募捐,购回飞机十二架,组建了我国第一支空军队伍。

  在陈炯明发动叛乱后,杨仙逸率领飞机队士兵逃出广州,如此在讨伐陈炯明战斗中,飞机开不起来,如此陈炯明所部被击溃。

  如今,杨兴在广州建立大元帅府时,杨仙逸率领所部回到广州,虽然听说孙文已经赶到重庆,颇为失望,但听说这个杨兴对新东西特别支持,当即前来面见杨兴。

  杨兴大喜,当即热烈的接见从美国归来的中国最老一批飞机人才,黄光锐、杨官宇、周宝衡等人,当即与大家一起讨论飞机制造,并且对众人说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