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7章 狙击步枪_1911再造中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装逼,这货排第二真没人敢排第一了!

  总体来说,这支狙击步枪的性能达到了李思明的预期,经过三个月狙击训练的神枪手用它射杀六百米内的目标是完全没有压力的,至于像李思明这样射杀九百米之遥的目标,则需要大量艰苦的训练和过人的天赋,不是谁都做得到的。

  克洛维公爵从箱子里拿出一支神似现代突击步枪的枪递给李思明:“试试这支枪。”

  这是启拉利,瑞士SIG兵工厂在二十年代设计和生产的,该枪重量较车,结构简单,容易分解和保养,不过精度真不怎么样,所以瑞士军队一直不怎么待见启拉利。倒是中国看中了它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容易生产和保养的优点,大量仿制了,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李思明看中它,是因为当年他爷爷就是扛着启拉利跟着红军大部队从江西一直走到陕西,后来又是扛着它跟着第四野战军大部队从零下四十度的黑龙江畔一直打到零上四十度的海南,小时候爷爷就没少手把手的教他怎么玩。有这样一份感情在,他对这款机枪自然多了一份偏爱。不过他没有原版照抄,而是作了一些改进,比如说对各部件的公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毫米口径子弹代替原来的毫米口径子弹、增加了快速更换枪管的装置等等。最大的改进是让它同时具备使用三十发弹匣和一百发弹链盒的能力,原版的二十发直弹匣他看不上眼,这么点弹匣容量怎么报复社会啊?听爷的,打小股目标用三十发弹匣,压制敌军集团冲锋就用一百发弹链盒!当然,如果有哪位牛人拥有一双麒麟臂,能端着它边冲边扫他也没有意见,并且很贴心地为这种猛男装备了七十五发容量的快装弹鼓……

  李总就是这么的善解人意。

  善解人意的李总指挥士兵重新布置了靶场,然后开始实弹测试。三发短点射、五发短点射、扇面扫射、卧姿射击、抵胸墙射击、立姿平端射击……反正变着花样祸害子弹就是了。一帮德国佬目不转睛的看着,都是一样的想法:

  卧槽,原来轻机枪还有这么多玩法!

  测试的结果同样让李思明满意:这种轻机枪取卧姿或抵胸墙打三发短点射的话对五百米内的目标有相当高的命中精度,至于立姿平端就算了,这个只能打打到快要冲到眼皮底下了的目标,精度什么的就不要提了。为什么没有立姿态抵肩射击?你在开玩笑,八公斤多重的份量,你给我来一个立姿抵肩射击试试!

  理论射速九百发,战斗射速达到两百到三百发,火力密度也让人满意。至于快速转移阵地的能力就更让人满意了,这个份量的机枪,都不用副射手帮忙,射手一个人扛着就跑了,搞不好还是边跑边扫的。

  当然,它最具威力的还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