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三十九章 发动机搞不搞得了?_都市天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了姬瑶说完的关于发动机的事情,林栋轻声总结道:“听你这么一说,咱们的航空发动机之所以落后,主要是发展时间短、只擅长仿制而创新不足、工业生产精度不够等问题?”

  姬瑶点点头:“一个是国家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储备不足;第二是经济相对落后,研制经费严重不足;三是对发动机的技术复杂性的研制规律认识不足;四是建设战线过长、摊子过大、力量过散、低水平重复;五是管理模式比较落后。”

  说到这儿,姬瑶感叹:“其他国家的飞机和发动机是分开研发的,咱们国家却是配套的,研制什么样的飞机,就研究什么样的发动机,飞机研发出状况下马,发动机也停止研发,结果就是现在和老美的发动机至少还有三十年的差距,他们也说了,我们研发落后,主要的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体制问题!”

  姬瑶说着说着激动起来,罕有的脸上出现了愤青才会有的激愤表情:“如果说航空发动机的差距还有情可原,那么汽车发动机简直就是一些人鼠目寸光造成的!那些小发动机企业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责任心,只看眼前能赚钱,根本不管能不能长期生存下去,质量不过关,对内标准和对外标准完全不一样,习惯照抄他人的,不重视人才的挖掘和利用,也不懂得开发创新,见硬就缩,严重依赖国外产品,这样下去,怎么可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说到这儿,姬瑶恢复了理智。平静的望着林栋:“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制造发动机是多么庞大而又复杂的一个工程了,你还准备研究这个吗?”

  林栋沉默了一会儿,姬瑶以为他在思量,却不知林栋是在整理脑子里出现的那些信息。如果按照后世的正常发展轨迹。华夏的确是在十年后,才有了和国际先进水平差不多的新型航空发动机问世,应用在了第五代机上,但当时美国的第五代发动机已经量产几年了,更新一代的发动机也在研究之中,还是比华夏要先进。

  百科全书里倒是有先进的航空发动机的全套资料。林栋看不懂,但这并不影响林栋能把它“搬”出来,问题是,搬出来交给谁?

  航空发动机是工科方面的东西,华夏在工科这方面的人才储备和知识储备都不足。全华夏关于工程方面的院士不足五六个,最小的都是七十岁,这方面的人才恐怕后续无人,林栋一时间不知道把自己脑子里的这些知识,给谁?

  姬瑶见林栋深思,也没有打扰他,她还是很好奇,林栋哪来的那么多的奇思妙想。姬瑶甚至觉得。林栋在看发动机知识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计划。只是这个计划,能不能行。她并不清楚。

  但是,想到这个曾经和自己一起经常在图书馆里看书的年轻人,只用不到半年的时候,

  请收藏:https://m.qmkan.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